
中心新闻
- 2022年1月16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鹰瞳科技(Airdoc)共同研发的白内障检测独立医疗器械软件获批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沪械注准20222210002)。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2018YFC0116500)》项目团队研发的又一款眼病智能筛查检测的产品获批上市。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团队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也是我国50岁以上人群视力障碍最常见原因。在我国60至89岁人群中,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9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更是高达90%以上。及时诊断并进行202201 / 18
- 2022年1月13日晚,我中心特需医疗科2021总结会暨医患沟通专题讲座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召开。特需医疗科主任黄晶晶教授、凌运兰教授、于珊珊医生、左雅静护士长、孟雪娇护士长、中心年轻医生及护理人员参与了总结会,共同交流探讨医疗服务提升的发展方向,总结既往成果,展望未来方向。 黄晶晶教授介绍了特需医疗科的科室组成与人员配置,总结了科室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特需医疗科作为医院开放的平台和展现的窗口,积极配合医院专家诊疗及特需改革的要求,逐步调整诊疗服务模式,规范各项制度与流程,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特需医疗科不断探索眼科体检-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模式,开启大湾202201 / 17
-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柳夏林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以Research article发表题为“miR-204-containing exosomes ameliorate GVHD-associated dry eye disease”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富含miR-204的外泌体可有效缓解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干眼症状和体征,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通过其富含的miR-204靶向调控眼表巨噬细胞,重塑眼表微环境,缓解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干眼,为干预这类难治性干眼疾病提供新策略。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相关202201 / 15
- 为进一步激励青年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2022年1月1日我中心临床师生第八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等赴广州白云区帽峰山开展了“青春向党传承百年精神,又红又专勇担时代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 回望2021年,临床师生第八党支部作为师生党支部,不断践行“铭记党史,传承精神”和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22年1月1日,在新年第一天支部书记罗燕教授带领同志们一起学习红军精神,体验艰苦奋斗的革命岁月,感受时代召唤的力量。 主题党日活动 主题党日活动的第一课是车上座谈。座谈中,罗燕教授总结了过去一年支部活动的成绩和收获,对学校和中心党委领导支部工作取得202201 / 14
-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通报了2020—2021年度部门预算工作与部门决算工作考核情况,我中心财务预算、决算工作在102家委属管预算单位中均以排名前十的优异成绩分别获得一等奖,其中部门预算工作连续两年、部门决算工作连续三年获此殊荣,创中心有史以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预、决算工作考评中最好成绩。 近年来,在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总会计师的指导下,财务科不断夯实财务基础工作,通过完善制度体系、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创新预决算管理方法,精心组织,有序开展预、决算编制、审核、报送及公开工作,圆满完成了部门预、决算相关工作,中心预、决算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财务科将以此获奖为契机,凝心聚202201 / 13
- 财务科李进鹏作为我中心选派的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第六批交流学习人员,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借调至财政部国库司行政事业决算处,借调期间撰写《关于开展中央企业财政拨款收支统计工作的调查报告》,获得2020年度财政工作“优秀论文、优秀调查报告、优秀公文”评选三等奖,得到财政部国库司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表扬。 近年来,在国家卫健委财务司的统一部署与中心领导的支持下,财务科积极响应政策,认真抓好组织落实,人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稳步提高,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建立学习机制,不断强化财务人员自我学习意识,提升业务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搭建人才梯队,推进财务人员多元化培养。2018年入选202201 / 11
- 2022年1月6日,由团中央、全国青联指导,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主办的“致敬战疫的青春”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主题分享会在广州市举行。现场,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同志荣获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并作为获奖者代表在颁奖仪式上发言。 人物简介 林浩添,男,汉族,生于1981年10月,中共党员,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眼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双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全国青联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首任主委、亚非眼科学会亚洲办公室主202201 / 06
- 近期,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1-2022年度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省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技期刊等)的立项名单。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创办的《Annals of Eye Science》(英文名简称AES,中文名《眼科学年鉴》),经过竞争性评审和专家论证,入选广东省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项目并获得100万元项目资助。 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是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承载国家“一带一路”外交和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连续12年蝉联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名,也是两个国际眼科学术组织(亚非/亚太眼科学会)的总部所在地,创办高水平眼科期刊,不仅使我国眼202112 / 31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加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力度,2021年11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审核确定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74个县(区)开展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同时,遴选确定14家专业机构分区分片开展对口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撑,以及时总结地方先进经验,评估试点工作效果,指导推广近视防控适宜技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黑龙江省眼科医院将与江西、安徽、海南三省携手合力完成试点区县对口共建工作。 2021年12月13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部署,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黑龙江省眼科医院承办202112 / 28
- 为深入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党章党史学习的深度,2021年12月23日,中山眼科中心临床师生第八党支部开展了以“深情朗读学党章,创新模式微党课”为主题的线上学习活动。此次朗读者微党课将作为支部新一年线上活动的一次创新尝试。 六位同志从不同主题和角度进行了分享,熊琨同志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红船,从南湖起航》,彷佛让人看到了南湖上的那艘红船,看到了当年那群最可爱最伟大的人。朗读后,他分享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学习和心得体会。齐天源同志掷地有声地朗读了党章第一章,他说,做一名符合党章要求的合格共产党员,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党章,自觉践行党章,20211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