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动态
- 1747年5月20日, 著名医学专家James Lind进行了著名的坏血病临床试验,开创了临床试验的先河。WHO于2005年提议将每年的5月20日定为国际临床试验日,以此纪念循证医学的鼻祖苏格兰海军军医James Lind教授。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让公众能正确认识药物临床试验,充分了解参与临床试验的权利和义务,中山眼科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举办了“5.20国际临床试验科普日活动”。 活动现场吸引了许多患者前来咨询,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大家关于临床试验的疑惑,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公众对于临床试验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共同推广临床试验科普知识。 针对临床试验的科普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现场有些患者表示202105 / 20
-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站在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虽较以往有大幅提高,医学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也发展迅速,智慧医疗服务模式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带来新的驱动力。然而,医用智能技术生产研发、验证确认、临床评价等一系列监管难题,迫切需要监管部门和研发应用单位深度合作,协同建立与医用智能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监管科学新体系。 为打通和建立医用智能技术“生产-评价-临床应用”全流程体系,华南地区唯一国家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省医械所”)、全国眼科专科排名第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以下简称“中山202105 / 14
-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科研工作结合,2021年4月10-11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科研三支部,受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支部王刚书记倡导,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支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支部、广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支部、中山眼科中心科研一支部等六个共建支部的班子成员、支部委员、党员代表、业务骨干代表,一齐前往东江干部学院开展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学员集体合影 4月10日下午,开班仪式上,全体学员肃立,奏唱国歌。东江干部学院行政综合部朱慧慧老师致词,介绍了东江地区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党支部202104 / 21
- 春暖花开之际,眼科临床研究领域的年度盛宴——2021国际眼科临床研究大会于4月9日-11日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8位国际著名眼科临床研究专家和国内128位顶级眼科专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观众现场参会,线上观看直播浏览量达92,322人次,全程线上线下联动,学术氛围浓烈,学习热情高涨! 大会开幕式由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主持,开幕式以视频的形式介绍了中山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临床研究中心的概况,并展示了所有演讲、主持和点评嘉宾以及给予支持的合作伙伴的风采。 广东省医师协会吴少林常务副会长、大会名202104 / 12
-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柳夏林教授、刘奕志教授及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曹义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山眼科中心的何嫦医生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杂志上以Research article发表题为“A specific RIP3+ subpopulation of microglia promotes retinopathy through a hypoxia-triggered necroptotic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个特异RIP3+小胶质细胞亚群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新机制。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一类难治性致盲性202103 / 18
- 2月9日,我中心青光眼科“学科建设会暨2020年科研成果总结会”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召开。青光眼科学科带头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原中心主任葛坚教授,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教授,中心副主任卓业鸿教授以及青光眼科医护技等参加了会议。科主任林明楷教授总结了青光眼科2020来在医教研防各方面的成绩,并重点总结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青光眼科依托中山眼科中心及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全力投身于科室发展与人民健康水平提高。2020年,青光眼科以国家需求为科学研究风向标,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临床导向,承担了国家多个重点重大项目,产生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和高质量论文,涉及领域广泛。202102 / 20
- 青光眼是永久性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超过7,000万人[1] 。房水流出障碍被认为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OAG)的主要病因,如果不加以治疗,眼内压升高会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轴突的逐渐丧失[2] ,从而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既往研究发现,POAG患者的一级亲属的疾病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至10倍[3] 。因此在此后的数十年中,科学家和临床医生针对POAG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并成功鉴定了与POAG相关的100多个基因位点的常见变异[4]。但是,将目前发现的主要遗传变异综合考虑,只能解释不到5%的患者眼内压升高。202102 / 08
-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全面来临。在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推动下,中心建立医疗大数据平台,汇聚全院临床数据,通过多维度标准化数据治理为临床、科研、管理等提供多应用场景延伸服务。 新的时代赋予新的使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正以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启新征程。 通过集成中心近20年1千万余名患者的千万余份病历,从诊疗行为视角对诊断检查等进行分析,生成疾病诊疗透视图,形成眼科大数据平台雏形。同时,大数据平台提供灵活的病历检索,可秒级返回相关诊疗数据,实现患者全景视图多种查阅方式。 眼科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形成医院信息化数据引擎,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无论是临床、科研、数据挖掘分析等,均202102 / 08
- 近日,欧洲著名“Expertscape”机构公布了2021年最新“Expertise in Glaucoma: Worldwide”,即“全球青光眼专家”的国际排名。中国大陆仅有四位学者跻身前50名,其中我中心张秀兰、何明光教授入选,在全球4万多名青光眼领域的专家中排名前0.1%! 世界青光眼排名前50名(中国大陆)入选专家 榜单截图 榜单依据Expertscape评价指标: 1. 根据2010-2021年出版的高水平论文 2. 被PubMed收录、编入索引并定义为“主要标题”的文章 3. 不包括“次要标题”的论文,信件等文章 4. 系统明确指定分配每篇文章的作者 “Expertsca202102 / 02
- 1月29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深圳举行。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刘奕志、党委书记夏丹、总会计师张秋艳、副主任林浩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政企业务副总裁杨萍、中国区政企医疗业务部副总经理郭忠光、广东政企业务教育医疗业务部总经理娄蔓睿等出席签约仪式。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广东政企业务教育医疗业务部总经理娄蔓睿代表双方签约。 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医学与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是顺应医学发展的潮流的重要举措。在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双方将共建智慧医院,构建数字平台和智慧大脑,打造全联接、全感知、202102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