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9月5日电(记者李晓玲、徐弘毅)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3日在新疆喀什启用,这是广东省深化医疗援疆、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又一坚实步伐,标志着粤新眼科合作迈向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的全新阶段。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浩添介绍说,依托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的优势学科资源,分中心聚焦南疆乃至全疆眼科医疗资源匮乏的痛点,将构建集高端临床诊疗、前沿科研攻关、骨干人才培养、先进技术推广及国际医疗合作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在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记者了解到,AI、5G、手术机器人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边疆临床一线。林浩添团队自主研发的眼科人工智能筛查系统已在当地率先应用,显著提升了基层眼病筛查效率与精度,有效缓解了专业医师短缺的压力。依托华为、微眸等科技企业支持,基于AI的便携式眼科设备与高精度眼科手术机器人正在加速落地。2023年8月,5G智能眼科巡诊车开进喀什村镇与边防哨所,将三甲医院的“专家级”筛查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实现了“设备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综合实力一流、国际知名的眼科医院。自2011年起,中心积极响应“组团式”医疗援疆号召,先后选派二十余位精锐眼科专家,接力奔赴喀什、乌鲁木齐等地,不仅将精湛的医术留在边疆,更将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融入当地,为新疆眼科事业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2023年8月,“粤新光明行”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卫健委与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统筹下,由中山眼科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和骨干力量全力推进。“光明行”医疗队将高海拔、强紫外线导致的复杂眼病作为防治重点,在喀什各市县开展大规模致盲眼病筛治、手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目前,医疗队已安全高效完成超3000例白内障筛查与复明手术,创造了“广东速度”与“中大质量”。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表示,学校力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眼科医学人才,让国际眼科医学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先进医疗技术直接惠及南疆各族群众,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远”问题,为提升喀什地区乃至整个南疆的眼健康保障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和服务“一带一路”贡献中大智慧和力量。
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自2023年以来,广东援疆持续加大医疗援疆力度,投入8.8亿元援疆资金,组派医疗人才521人次,为喀什地区新增开放医疗床位1700张,持续填补南疆医疗技术空白,增强当地“造血”功能,收治病例覆盖南疆各地州和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
https://ycpai.ycwb.com/content/ikinvkbtko/content_53643908.html?isShare=true
相关文章
-
2025-08-20
- 2025-08-04
- 2025-06-25
-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