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明楷
专业:眼科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和保护;抗青光眼术后瘢痕调控
简介
林明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访问学者。曾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主任,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及预防工作 30 余年,擅长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断及青光眼的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对难治性青光眼有较强的分析和诊治能力;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保护和再生机制及抗青光眼术后瘢痕调控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共5项,近年来着力于探索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在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及滤过术后瘢痕化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迄今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参与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45篇;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己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20余名,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
- 奖励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光眼临床诊疗模式的转变,主要完成人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分子发病机制和干预治疗系列研究,主要完成人
中山大学医学生技能大赛“优秀教官”
- 社会兼职
广东省眼健康协会青光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眼健康协会防盲治盲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眼科管理分会委员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特约编委
《眼科学报》青光眼专刊主编
卫生部人才中心全国人才评价管理领域专家
代表性论著
- Impacts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knockout in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on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2; 14;53(10):6197-206. (第一作者,4.7,中科院分区大类二区)
- Treatment modalities and trends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0 years. Asia Pac J Ophthalmol (Phila). 2025;14(1):100136.(最后通讯,4.3,中科院分区大类二区)
- A Comparison of Subconjunctival Wound Healing between Different Methods of Dissecting Subconjunctival issues. Ophthalmic Res. 2020; 19;64(1):99-107.(通讯作者,1.9,中科院分区大类四区)
- The Expression and Role of Hypoxia-induced Factor-1a in Human Tenon's Capsule under Hypoxia. Curr Eye Res. 2021; 46(3):417-425.(通讯作者,2.0,中科院分区大类四区)
-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al profile and serum metabolic phenotyp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Exp Eye Res. 2020 ;191:107921.(通讯作者,2.7,中科院分区大类三区)
代表性成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肠道菌群-谷氨酸-PPARα介导青光眼RGCs铁死亡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pVHL/HIF-1信号通路在滤过术后瘢痕化双向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主持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HIF-1α介导的 TGF-β/Smads 信号通路在滤过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以及机制研究 主持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Müller细胞HIF-1信号通路对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调控 主持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Piezo1介导YAP/TAZ双向调控EMT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