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眼科专业质控中心

  • 北京市眼科质控中心挂靠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医院分为崇文门院区和亦庄院区,现有职工3900余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医院综合医疗为主体,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为附属科研机构,形成 “一院三所”发展格局,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医疗科研联合体。眼科、耳鼻咽喉科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变态反应(鼻过敏)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学为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 医院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包括科技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发改委国家工程研
    2025
    10 / 16
  • 安徽省眼科质控中心于2023年12月正式挂靠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省眼科医院),标志着安徽省眼科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迈入体系化、专业化发展新阶段。 作为省级权威质控机构,该中心依托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深厚的医疗底蕴和专科优势,以始建于1951年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根基,整合省职业病防治院与省眼科医院(中古友谊眼科医院)的优质资源,构建起覆盖全省的眼科医疗质量管控网络。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历经七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医疗综合体,年门急诊量超200万人次,开放床位2500余张,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省级重点学科群,特别是在眼科领域,通过中古政
    2025
    10 / 16
  • 医疗质量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生命线,眼科医疗质控更是守护人民眼健康的关键屏障。为持续推进《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走深走实,国家眼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在成功举办西部、南部地区培训会的基础上,于2025年10月10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开展第三期区域性培训——2025年东部地区眼科医疗质量控制培训会。此次会议以“专业协同・共筑光明”为主题,聚焦东部地区眼科质控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政策解读、标准宣贯、经验分享与实践教学,推动全国眼科质控体系建设从“全面覆盖”向“精准深化”跨越,为区域眼科医疗质量同质化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区域特性,精准破解质控难
    2025
    10 / 15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眼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于2024年3月12日,挂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始建于 1942 年 4 月 12 日,最初隶属于五官科,至 1979 年始独立成科,历经数代医护人员的持续奋斗,眼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于一体的综合性眼科中 心,技术精湛,专业全面,设备先进;在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罕见病、疑难病、危重症的诊断治疗方 面,处于全疆领先地位。眼科是自治区重点专科,连续 32 年新疆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是 “自治区防盲治盲办公室”、“中石化健康快车新疆白内障显微手术培训中心”和“世界眼科组织李兆 基博士眼科中心”的
    2025
    10 / 15
  •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眼科专业医疗质量质控中心成立于2023年10月。 **2、挂靠单位基本情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新疆生产兵团设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应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承担着兵团、自治区、乌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担负着兵团及全疆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和兵团民兵应急救护任务。 设有29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3个辅助科室,综合管理科室15个。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2人,兵团突出贡献专家3人,兵团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全国名中医1人
    2025
    10 / 15
  • 研究团队通过对两名无血缘关系的RP先证者以及7283例内部对照人群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比对分析,排除已知基因致病变异后,成功锁定了一个新候选基因——TRIM49。其中一个家系存在遗传特殊现象——单亲二倍体。
    2025
    09 / 27
  • 往眼内“安装”一个月牙形“支架”引流器,就能疏通眼球的“下水道”,帮眼球减压!对于52岁的青光眼患者苏先生(化名)而言,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9月25日上午,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主刀完成了国内首例“白内障飞秒激光手术联合青光眼三重引流微创手术”。这台不到半小时的眼科手术,不仅能将苏先生的高眼压降至预期的安全范围,更让他告别了每日滴用眼药水的烦恼,同时解决了白内障问题,让他恢复了清晰视觉。  
    2025
    09 / 27
  •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教授团队在眼肿瘤影像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连续取得重要进展,三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Ophthalmology Science、及 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研究深度融合扫频源OCT和OCTA技术技术,系统揭示了眼内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与筛查管理新策略,为眼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
    09 / 16
  •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中心韩伟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陈玮教授团队在 Nature Immunology(影响因子27.7,中科院医学1区,JCR分区Q1)杂志上发表题为 E3 ligase RAD18 targets phosphorylated IRF3 to terminate IFNB transcription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揭示了 E3 泛素连接酶 RAD18 蛋白特异性地结合位于 IFNB 启动子上的磷酸化 IRF3 二聚体,通过促进 p-IRF3 蛋白的泛素化修饰,使 p-IRF3 蛋白从 DNA 链上解离,以终止 IRF3 的转录激活作用,揭示了 RAD18 可作为
    2025
    09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