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眼科质量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6
|
阅读数:
字号:

四川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于2013年在四川省卫健委授权下成立,挂靠于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挂靠单位情况**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前身“四川公立医院”是原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现有诊疗院区4个,开放床位4500张,在职职工7000余人,高级职称专家1139人,省部级各类人才称号200余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字号人才33人。医院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国一流临床研究型医院”。医院在2024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最新排名27位,2024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评级A+++,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榜单中排名第67位。医院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完善。全省61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其中18个挂靠于四川省人民医院。


**二、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情学科基础**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是由四川省眼科医学中心及人类疾病基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组成,集医教研、防盲及临床研究工作为一体的综合眼科。医疗团队(省眼科医学中心)共108人,其中医生41人,技师16人,博士后6人;科研团队(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63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6人,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25人。眼科现有三个院区门诊(青羊+草堂+城东)及一个住院部,设有11个亚专业组,包含:角膜结膜病组,青光眼组,白内障组,眼底组,眼眶及整形,斜弱视,视光学组,防盲与流行病学组,屈光手术组,神经眼科与眼底内科组,中西医结合组,有能力开展各种国际国内先进的眼科手术和治疗。 2024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眼科专科声誉全国第19位,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中专科排名第13位。2024年眼科全年门诊量208927人次,住院手术17551人次,四级手术占比15.28%。


**三、四川省眼科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情况**
四川省眼科质量控制中心在四川省卫健委指导及挂靠单位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质控中心的组织建设及省-市/州-区县三级质控网络建设
按照《四川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规定以及省眼科质控中心内部架构建设需要,2023年中心成立了省眼科质控中心第六届专家委员会,四川省人民医院黄晓波副院长担任质控中心行政主任,眼科主任吴峥峥教授担任中心业务主任,另有20名专家委员由四川省各市/州主要单位眼科主任或专家担任。
全省21个市州均已成立市/州级眼科质控中心,覆盖率达100%。全省183个区县,其中51个区县成立质控中心或质控小组。
(二)省眼科质控数据上报信息化平台搭建及完善
在挂靠单位支持下,2023年起中心搭建并逐渐完善了四川省医疗质控数据上报平台(https://szkzx.syyxszl.com:8990)。平台可辅助各级眼科质控中心进行数智化收集各医疗机构质控数据,实现质控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反馈。
(三)质控业务指导工作规范开展
省级眼科质控中心及各市州眼科质控中心定期组织质控专家对各级眼科医疗机构开展质控业务指导,通过现场评估、问题登记、整改建议、整改反馈,形成业务指导工作闭环。医疗机构在质控专家开展指导后获得突出的医疗质量整改成绩。
(四)会议及培训
省级质控中心定期召开质控专家委员工作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各市州质控中心工作开展情况交流、质控业务指导方案及规范流程培训、眼科医疗能力基线调查填报成功、优秀质控中心工作经验交流,有效提升全省眼科质控工作同质化水平。
每年由省级眼科质控中心及挂靠单位共同举办各类眼科诊疗技术培训及眼科学术会议,全面提升我省眼科医师诊疗能力水平。
(五)发布眼科专业诊疗技术规范
自中心成立起,中心多次组织省内眼科专家,依据权威资料,先后制定10项技术诊疗规范,包括《四川省白内障超声乳化诊疗规范》《四川省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规范化验配指南》《四川省斜视与弱视诊疗技术规范》《病毒性结膜炎诊疗及防护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流行病学筛查规范》《大规模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筛查规范》《四川省玻璃体腔内注药术规范》《四川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防治管理指南》《四川省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全病程临床管理指南》《四川省青光眼检查规范》。作为省内各级眼科医疗机构开展各项诊疗工作和技术培训以及各管理部门进行质控工作的作用依据。


**四、质控中心特色亮点工作**
为打破我省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衡困局,加强基层眼健康服务能力,省眼科质控中心创新构建眼健康规范化诊疗分级质控模式。中心分别在2021年启动“眼底之光”项目,2023年启动“视觉之美”白内障分级质控管理项目。项目核心在于“建标准、强能力、分层级、搭平台”,实施方案包括:①建标准:推动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②强能力:打造过硬人才梯队;③分层级:构建“1+4+N”眼健康规范化诊疗质控体系;④搭平台:信息化助力质控精细化。通过不断完善“1+4+N”眼健康规范化诊疗质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眼科服务能力,搭建眼科专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