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6
|
阅读数:
字号:

天津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前身是“天津市眼科医疗质量促进中心”)成立于2018年9月,挂靠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19年6月,更名为“天津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

天津市眼科质控中心负责制定眼科专业相关规范和质量管理指标,每年开展眼科专业培训和督导检查、调研,为天津市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2023年8月11日,天津市眼科质控中心主委李筱荣教授受国家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邀请,参加2023年全国眼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年会,作为受邀的四个省级眼科质控中心主委之一,代表天津市眼科质控中心作管理经验介绍。2023年11月,经过竞聘,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连任眼科质控中心挂靠单位。2024年初眼科质控中心委员进行调整,新一届“天津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组成为:主委1人、副主委3人、兼职秘书3人;委员26人,来自全市24家医疗机构,以三级医院为主,也包含部分二级医院和民营眼科医疗机构,覆盖天津市所有(16个)辖区。根据眼科主要亚专业方向,将委员分为6个亚专业组,即:白内障专业组、角膜与眼表疾病专业组、眼底病专业组、青光眼专业组、斜视与外眼疾病专业组、视光专业组,推选产生各学组组长,承担各亚专业相关病种诊疗规范与质控指标的制定和修订、培训等工作。


**挂靠单位基本情况:**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成立于1989年9月29日,是国内首家人工晶体技术培训中心,当时命名为世界人工晶体中国天津培训中心,在第26届国际眼科大会被定为世界20个重要眼科中心之一。1999年在二期扩建顺利完成之时,增名为“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同年,与“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结为“姊妹中心”。中心自成立至今始终将培育英才作为使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会议及学习班153期,为全国各地培训了大量的眼科医生,累计达15500余人次,其中很多学员已成为我国眼科领域的知名专家。

2012年12月,经天津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并成立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2017年3月获批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了由单纯的人工晶体培训中心,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眼科专科医院的转变。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是天津医科大学唯一附属眼科专科医院,是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学博(硕)士点、眼视光学博(硕)士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医院目前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天津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2018年成立之初,名为“天津市眼科医疗质量促进中心”)、天津市唯一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天津市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生物样本库、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中心、生命意义博爱教育基地、光明中心指导中心、产业转化合作基地及天津医科大学“十三五”综投特色学科、天津市眼健康科普基地、天津市就业见习基地、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第二轮建设项目“挂牌”称号。2020年,医院被评为天津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医院被评选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监测中,医院在其他专科手术组连续五年获得A等级。眼视光医学与眼视光学专业双双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荣获“2022年度天津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视光医学和眼视光学两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医院被评为全国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国家卫健委授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卓越案例”称号。

目前,医院年诊疗人次近60万,年手术量3.5万余例,设有“10·2·6”学科框架,即“10大学科”: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外科、屈光与角膜病科、眼眶病与眼整形科、眼底病内科及神经眼科、斜视与小儿眼科、葡萄膜炎与免疫眼科、眼外伤科、中医眼科;“2所”:眼科研究所、眼眶病研究所;“6中心”: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近视激光治疗中心、斜视与儿童眼病诊疗中心、视光中心、临床研究中心、玻璃体腔注药中心。医院现有国家级专家3人,省部级专家10余人,行业领军专家1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
近年来,医院持续推进医疗质量提升及流程优化,截止目前,日间手术比例占手术总量91.27%,在国内率先开展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并牵头制定专家指南,国内眼科医疗机构争相来院学习。2020年,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全国第9,全国眼科医院中排名第5,国家监测指标等级A级。
作为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本院十分重视教育教学工作,2022年,眼视光医学专业、眼视光学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2023年,荣获教育部眼视光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一流专业(重大)突破奖”、“眼视光一流课程(突出)贡献奖”、“眼视光教学改革创新奖”、“眼视光高质量教学团队奖”。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开办的眼视光医学和眼视光学专业均获评为“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层次专业;李筱荣院长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眼病学》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建院以来,医院共承担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项、省部级课题76项、局级项目105项、校/区局级项目91项、国际项目3项,院内项目75项、横向课题101项、临床试验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高水平英文文章564篇、影响因子大于10 15篇,中华系列论文486篇;主编专著、译著、教材36部;授权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转化科技成果6项,转化金额1.2余亿元。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经过多年在科研领域的深耕细作、持之以恒的积累与沉淀,科技影响力不断攀升,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眼科学五年科技量值排名前十、2022年度当年排名第九,2023年全球眼科学研究SCI论文影响力最活跃机构排名第12位;中国医院眼科学发表论文影响力排名第8位;2022年度眼科领域全球学术论文中国机构第10位。8项成果入选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十大进展。
医院于2012年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截止目前,承担各期临床试验项目百余项,入组量均排行全国前列,2022年国家GCP药物临床试验量值在全国眼科专业排名第三。医院于2017年成立临床研究中心,截止目前,已开展多项全球领先基因治疗项目及两项大规模社区眼病筛查项目,筛查人群逾2.5万人。
本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办院宗旨,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建院三十余年来,被患者誉为医疗行业的“一方净土、一潭清水”。


**挂靠单位学科基础:**

作为眼科专科医院,入选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学科(专科),拥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样本库、天津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中心、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天津市眼健康科普基地,此外被认定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眼科基地、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首批且天津市唯一的中国侨联科教兴国示范基地和全国青光眼百家联盟成员单位。

广聚人才,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杰青1人、天津市授衔专家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和青年科技优秀人才1人、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7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3人、天津名医7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人和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人、滨海新区杰出科技人才2人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不断提升学科影响力,近五年科研项目立项228项,科研经费总额4597万元,临床试验222项,经费1.4亿元。高水平英文论文收录446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中科院1区27篇,JCR1区160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17篇,最高影响因子23.067。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应用性科研成果方面,授权专利69项、新技术48项。成果转化8项,转化金额1.26亿元。近两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维持在十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