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眼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6
|
阅读数:
字号:

贵州省眼科专业质控中心于2023年12月挂靠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并于2024年开始承担贵州省眼科专业质控工作。


**挂靠单位基本情况及学科基础:**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是眼科规模最大、亚专业最齐全、技术实力最雄厚的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科室,在近三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西南区专科排行榜”中排位第六(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是全国首批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成员单位,拥有独立的视光中心。2001年申报成立贵州省第一个眼科学硕士授予点;2008年省卫生厅将贵州省防盲治盲技术指导组设在本科;2013年成为国家卫健委“视中项目三期”执行单位;同年又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14年成为中国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弱视诊疗项目”执行单位;2017年获得教育部特色控制专业—眼视光医学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2018年成为贵州省第一个眼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授予点;2019年获得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2019年建立贵州省眼库;2020年获贵州首家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光明中心创建中心”;2020年获“全国干眼康复学组省级干眼中心”;2020年获“中华护理学会眼科专科护士京外临床教学建设基地”;2021年建立眼视光医学专业实验室;2021年获“眼部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甲状腺相关眼病分中心”;2023年成为“CAMP”联盟贵州省中心级单位。
教学方面:①研究生数量和质量(近五年,培养研究生67名:硕士研究生62名,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42名均顺利毕业,在读30名。毕业生均找到理想的工作,部分毕业生还继续深造,攻读博士或者做博士后研究);②进修医生和护士数量(近五年接收进修医生32人,进修护士14人,专科护士培训8人);③继续教育项目(近五年举办继教项目14项);④其他合作培训项目:和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华大基因开展了眼科人工智能项目。
科研学术方面:①发表论文:在主要专业杂志上发表高质量论文(医生近五年发表论文56篇,其中SCI 19篇,核心期刊12篇,一般期刊25篇;科研项目32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项目16项、市级项目8项、校级项目4项;专利39项);②主编学术专著,制定诊疗指南(参编专著3本,参编教材2本,参加制定诊疗指南2项)。
目前我科共下设八个亚专科, 每个亚专科均设有独立的专科门诊及出诊、手术时间。各亚专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每个班30人左右,培训导师由省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眼科知名教授担任。每季度组织省三甲医院副高以上医生下基层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培训当地基层医院医护人员、义诊、捐赠专业书籍、辅导科研工作、指导临床论文撰写等。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眼科示范门诊50个,开展示范查房20次/年,全省范围内眼科医生规范化培训150人/年,计划引进博士研究生5人/年,本土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年、硕士研究生15人/年。


**质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制度建立情况:
建立健全本中心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已建立《贵州省眼科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职责》、《贵州省眼科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内容》、《贵州省眼科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流程》、《贵州省眼科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安全考核方案》、《贵州省眼科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贵州省眼科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要求(2022)》等。
制定和完善质控指标:中心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结合贵州省眼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了房角镜的使用质量控制标准,涵盖了使用、诊疗规范及效果评价等方面,以确保房角镜使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包括《贵州省三级/二级/县级综合医院房角镜使用医疗质控督导评分表(2024版)》、《贵州省三级/二级房角镜使用医疗质控督导评分表(2024版)》
二、质控工作网络覆盖情况:
已建成9个地州市级眼科医疗质控中心,覆盖率100%。而本年度依然在推进县级质控中心全覆盖,目前已建立47家,力争在2025年底完成县级质控中心全覆盖。
三、开展质控工作及相关会议情况
2024年,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遵义市、铜仁市、都匀市开展质控督导5次、举办“房角镜使用”线下培训8次、培训人数600余人。
2024年底举办了贵州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年终工作总结会议。省质控中心也组织各市级质控中心将年度工作情况进行分享及总结,各市级质控中心均对本年度质控工作做出汇报及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出2025年质控目标:2025年的质控目标除继续推进房角镜的普及外,拟新增青少年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流程规范。经全体成员投票一致同意。
2025年已完成“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培训共计4次,线上1次,线下3次,并完成线下质控督导3次。并实施质控闭环管理,形成更具针对性的质控报告,并及时将质控报告或建议抄送提交被质控医院所属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同时要求被质控医院2周内形成质控整改反馈报告,对反馈依然不合规或存疑的医疗机构,将组织专家一月内再次进行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