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眼科质量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6
|
阅读数:
字号:

湖北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于2013年12月,挂靠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中心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国家级、湖北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眼科中心包括9个亚专科,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神经眼科、小儿眼科、眼整形眼眶病、屈光手术中心。受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负责眼科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并设立由全省若干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质控工作实施专业技术指导,并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各项标准、工作程序、操作规范、诊疗常规,协助机构进行人才培养、专科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完成国家质控中心和省卫健委交办的工作。

**工作亮点:

1.省内所有地级市均成立了眼科质控中心,实现全省覆盖,2024-2025年开展质控下基层活动,质控中心组织质控专家到各地市州开展质控活动;县级质控中心成立,满足了乡镇卫生院眼科医疗质量安全的要求,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基层医疗服务;

2.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为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质控中心协助湖北省近视防控专家开展青少年近视筛查指南的制定,视力筛查前培训及质量控制检测及反馈工作。目前已在全省形成逐级向下辐射的近视防控筛查链。

3.完成国家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工作,2021-2023年分别完成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质控、提高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前眼底检查率、提高青光眼前房角镜检查率工作。首先开展省内工作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继续教育材料和指南。以2021年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质控工作为例,2021年8月质控中心开展了全省玻璃体腔注药术及葡萄膜炎规范化诊疗调查,旨在了解玻璃体腔注药术开展现状,葡萄膜炎诊疗现状,了解掌握全省眼科医生对玻璃腔注药术和葡萄膜炎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培训的相关需求。玻璃体腔注药术:在受访的眼科医生中,91.9%的医生可以独立开展玻璃体腔注药术。其中对于抗VEGF药物适应症的掌握,仅有4.9%的医生表示不太有信心。对于玻璃体腔注射缓释的类固醇药物适应症和时机的掌握,有近四分之一的医生表示不太有信心。提示在后者用药适应症方面需要进一步培训。在开展玻璃体腔注药过程中,整体处理比较好,相关并发症较少,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角膜损伤、玻璃体腔出血、眼内炎等。随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眼科的广泛使用,包括各种超适应证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抗VEGF药剂的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随之而来的是患者承担的经济压力和医患双方所面临的与药物和操作相关并发症与不良事件的增多。除了严格掌握适应证外,建立一套简洁且行之有效的玻璃体腔注射标准操作规范,是减少这些风险的重要保障。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治疗规范及国外权威组织的最新循证医学结论,结合我省的眼科医疗现状,眼科质控中心指定了“湖北省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术规范”,经由我省质控专家组成员讨论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