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眼科质量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6
|
阅读数:
字号:

辽宁省眼科医疗质控中心成立于2020年11月,确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为眼科换届省级医疗质控中心承担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集眼科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干部保健等工作为一体,是辽宁省眼科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眼科学重点学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培育学科)、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候任主委单位、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委会主委单位、辽宁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辽宁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单位。同时设有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市白内障及遗传眼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国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负责单位、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白内障手术培训学校指定单位、辽宁省及沈阳市眼科干部保健指定单位。

学科现有医生49人,其具有高级职称27人、医学博士37人,有海外研修经历22人,青年医生目前博士后在站6人。担任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以上学术任职21人次、省级学会常委及学组副组长以上学术任职26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省市级人才称号12人次,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团队。

学科拥有国际一流的眼科检查及治疗设备,持续开展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诊疗新技术。下设白内障、视网膜玻璃体疾病、屈光手术与眼视光学、青光眼、中西医结合神经眼科、角膜与眼表疾病、斜视与小儿眼科、眼外伤、眼整形与眼眶病、葡萄膜病等亚专业,各亚专业优势突出、均衡发展,是目前辽沈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医教研复合型眼科医疗机构。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等专业在省内优势显著,是省内唯一的中华医学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单位,在省内率先开展多项与国际同步的白内障屈光手术新技术。在眼科专科声誉排行榜(复旦版)连续上榜,近年最佳排名东北第四、辽宁第一(在本专业近十年没有中华医学会常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

**质控工作职责:**

1、制定标准与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眼科医疗质量控制的标准、规范和指南,涵盖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操作、护理等各个环节,确保全省眼科医疗服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可依。
2、组织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全省眼科医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涉及最新的眼科诊疗技术、质量控制理念、规范标准解读等,提高眼科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促进全省眼科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3、开展质量检查与评估:定期或不定期对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眼科科室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检查内容包括医疗文书书写、诊疗流程执行、医疗设备维护、院感防控、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现场检查、病历抽查、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医疗机构眼科医疗质量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数据收集与分析:建立全省眼科医疗质量数据收集平台,收集、整理和分析各医疗机构上报的眼科医疗质量相关数据,如疾病诊断符合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掌握全省眼科医疗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5、质量改进与跟踪:根据质量检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改进方案,并督促各医疗机构落实整改措施。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眼科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6、提供技术指导与咨询:为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眼科科室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在医疗质量控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当出现重大眼科医疗质量事故或纠纷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和鉴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处理建议。
7、参与政策制定:参与辽宁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有关眼科医疗政策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全省眼科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8、信息发布与交流:及时发布全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相关信息,包括质量检查结果、数据统计分析报告、质量改进经验等,促进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营造良好的质量控制氛围。